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
您回过我的帖子,今天我也认真的会你一个贴,我基本赞成你的观点,孩子的幸福是第一位的,不能压力太大。其实你对孩子的教育还是重视的,努力在前,结果随遇而安,私立学校的教育投资就很大。
我强调各有所长,和你观点类似,也是尊重个人特点,人人都能理解,现在我有三个孙孩,天赋的方向是有差别的,据我看,悟性都可以,但老大男孩,热情,单纯些,重感情。老二女孩,细腻些,不仅心领神会,而且用词极其精准。将来他们两个是学理工还是文科,还是文理兼备现在也说不好。
我有时和儿子聊到家族遗传特点的话题,我说,我们读书悟性会好一点,人家其它方面比我们好一些,儿子也赞同我的说法。说,“我们的记忆力就一般,有的人有特别的记忆力”。
我说“我们一个下属单位的小厂长,青年才俊,就是记忆超群。有一次他下车,问小车司机电话号码,司机报了,他就下车,我追着问,你要笔记一下,待会忘了我们约不上了。他说,放心,你再报二个,我都记的到。后来我和他聊天,他是记忆大师,高中他没有学英语,大学英语一年就成了全年级第一……”
儿子读书时,课堂上讲的课,课堂很轻松就消化了,需要提示的只是没有接触过的趣味数学,所以客观讲,孩子的学习就没有家长什么事。
记得小时候,每次考试,我会轻轻说一句,“不要提前交卷哦,多检查几遍”,因为没有不会做的题目,只有偶然的失误。有时候我还会加一句,“提前交卷是出风头,不聪明”
到了高中,那就更没有我的事了。高二那年,附中组织学生到井冈山过夏令营,回来儿子说“有的同学有才艺,会拉小提琴……”,很是羡慕,我就赶快到江西师大艺术系请了学小提琴的大学生来家教。学了半年到高三了,学校每天布置三张卷子,题海似的复习,每天晚上要做到十点,无奈中止了小提琴的学习。
说个笑话,儿子一次回忆过去说“有一次爸叫我不要做那么多卷子,早点睡觉,我说没有做完卷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饭,爸说那就带面包去吃”。
呵呵,不知道儿子是褒还是贬。
我说“我都不记得了,还有这个事?”
呵呵,就算我今天凡尔赛一下,说的不好,宝友见谅了。呵呵。
是的 这就是用来装X的
总之啊,你就记住,只要考试、分数这条规则 没变,你就必须把孩子往前拉(不一定要冲最前端,最起码得扎在中中间,这样还有冲刺的机会,差太多以后很难跟上,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就是这个理),真要是垫在倒数,开家长会你都会坐不住 ,
越是想要做独立的自己,不想跟风报班,你越要证明孩子离了班一样可以优秀,否则越来越没话语权。
“因为成绩一直保持领先,孩子的自信性就会增强,荣誉感会让他自己更加认真。”老丁哥说的这句经验之谈也很重要,孩子没有自信,慢慢会失去学习的热情
沙发
这个回贴我修改一下,其实小孩的兴趣爱好最好的是家庭传承,父母传承的优秀品质越多,小孩越优秀。而不是学校或培训机构学出来的。比如英语,音乐,画画,舞蹈等,如果父母非常精通,没有道理他小孩不厉害? 即使父母不精通,至少可以传承给小孩良好的学习习惯或热情......
板凳
地板
4楼
我也是一个坚持不报班的家长,但我很多观点还是跟你不同,
我们可以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权力,但不能放任,不是说他要什么就给什么,不良的兴趣爱好还是要干涉一下,
虽然说现在跟不上不代表以后跟不上,但你也得步步跟紧才行,后面的学习时间会越来越紧张,基础不打扎实,想要再努力时 性格习惯已定性,很难扭转,要补回以前落下的东西就更难了
盲目跟风报班这种行为我也是一直不认可的
5楼
6楼
7楼
8楼
等她上了985,她会理解你的一番苦心的。
9楼
笑到最后才是最甜的,尊重孩子兴趣,报这个报那个,到时连高考这条河都趟不过,有啥用
10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