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、1961年,北海和团城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图、北京古建——团城。
图、昭景门:团城东、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,上建门楼,东为昭景,西为衍祥,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。
图、据导游介绍,前面的这片水面是中南海。
图、站在团城上,隔着城墙,可见西北方向的这座金鳌玉桥,肉眼可见桥上有执勤的人员。据导游介绍,任何车辆和人员经过这座桥停留时都会被劝离。
图、团城玉瓮:玉瓮又称“渎山大玉海”,制作于至元二年(1265年)。口呈椭圆形,通高70公分,周长493公分,重约3500公斤,周身浮雕海龙、海马、海猪、海犀等出没于波涛之中,栩栩如生。元世祖忽必烈曾经玉瓮放置琼华岛广寒殿中,传说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。明代广寒殿倒塌,玉瓮失落民间。清乾隆十年(1745年)发现后,乾隆皇帝“令以千金易之,置承光殿中”。乾隆十四年(1749年)建玉瓮亭,将玉瓮陈设于亭中配以汉白玉雕花石座,命翰林四十人,各赋诗一首,刻于亭柱之上。玉瓮厚重古朴,气势雄浑。为元代难得的玉雕精品。(摘自城内说明)
图、承光殿:承光殿是团城的主要建筑,元代称仪天殿。清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重建,称承光殿。大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顶。四面各推出单檐卷棚式抱厦一间,建筑结构别致精巧,是北京宫殿中少见的形式。 白玉佛(为释伽牟尼佛)高1.5米,用一整块白玉雕成 ,洁白无暇,头顶及衣褶镶嵌有红绿宝石。相传这尊白玉佛是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而来献给慈禧太后,供奉在这里。玉佛左臂有一明显刀痕,为1900年八国联军所砍伤。(摘自城内说明)
图、古籁堂:建于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手)。团城多辽金时期古松柏,门前更有古栝树“遮荫侯”,因得堂名。乾隆往来必在此处小憩,“一晌凭窗听古籁,憬思曾亦古人听”。古籁听风,亦为团城一景。(摘自城内说明)
图、遮荫侯:此树为二针一束的油松,相传为金代所植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,树高20余米,枝叶苍翠繁茂,苍劲挺拔,顶圆如盖。相传,一年盛夏清乾隆皇帝来游团城,宫人摆案于树下,清风徐来,顿觉暑汗全消,乾隆皇帝十分高兴,当即封此树为“遮荫侯”(摘自城内说明)
图、古树白皮松:宋朝所植,迄今约850年。
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
沙发
路过了
板凳
都是历史的记忆和回忆
地板
有特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