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 摄友基地

“马拉松”式的一日四游(组照10):江西省博物馆新馆(8)

1 回复 阅读 2754

晨光曲 2022-03-07 10:41 IP归属: 亚太地区 收藏

《晨光曲》:
“马拉松”式的一日四游(组照10):江西省博物馆新馆(8
——天色微晴:2022范金镛绘画特展

     拍摄时间:202225日,正月初五上午
     拍摄地点:南昌市江西省文化中心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四楼2022.3.4
     在这个展览中,我们将认识一位“不著名的江西籍大画家——范金镛先生”。
     中国美术史所记载之江西籍画家代不乏人,源生江右者,得其灵淑之气,五代董源、宋代杨无咎、明末八大山人诸家、稽之前代,可入神品者,皆为后世楷模。但也有诸多优秀艺术家基于各种缘由在历史典册中如艺海遗珠,被忽略或遗忘。
     诗人、画家范金镛先生(1853-1914)即其人焉,作为生活在江西新建的一位晚清艺术家,囿于当朝官吏腐败以及个人清孤不随流的性格使然,其作品乃至交游仅限于小范围,然正如玉藏于土,木秀于泽,苟洁一身,郁然出之。
     正如江西文士熊腾所评范氏设色画作:“南田清而不厚,南沙厚而不清,兼之者实甚少,盖自谓也”。其花鸟虫鱼皆自写生观察的再造,诗词歌赏尽为生命情感的交融。
     江西省博物馆继《西江流韵》大展之后,又举办范金镛绘画特展,是为努力发掘、勉力广大本土贤达之举。我们在观赏作品的同时,似乎聆听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呼唤。(摘自特展前言)
     不著名的大画家:范金镛(1853-1914),又名明榕,字福廷,号藕舫,晚号沤道人,近代著名画家、诗人,江西新建区乐化人,光绪六年进士,历任礼部主事,云南知县,画师法宋元,工草虫、花鸟、仕女,偶作山水;其书法,取百家之长,奔放遒劲;其诗,善于写景咏物,而尤以沤道人题画诗风行于世,时人得之如至宝,名高一世。他一生安于清贫,陶然自乐于古朴之艺术境界,性情豪爽不羁,嗜酒,好交友,常寄兴山水花鸟,吟诗作画;每遇古帖,辄早晚临摹不止,力透纸背。他力主师法自然,案头常置草虫花鸟标本,无论寒暑伏案临摹不休;仕女淡逸幽雅,清灵古朴,气韵生动,刻画传神,无论是主客、虚实、留白,还是用笔、用墨,设色,都安排妥帖,处理恰当,别有一种脱俗之美。范金镛亦擅作浅绛彩瓷画。著有《心香室诗钞》、《沤舫诗钞》、《沤道人题画诗》等。(摘自展馆介绍)
     在馆内参观时还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情:在馆内从一楼转到四楼,人已经有些累了,于是我就坐在走廊上的长凳上休息,突然发现脚下有一张20元的纸币丢在地上,我环视了一下四周,周围空无一人,很显然是哪位粗心的游客掉下的。
     我拿出相机拍了一张环境照片,然后捡起这张20元的纸币,快步走进了展厅,把钱交到了遇到的第一位服务生,并告诉他:我在外面的长凳前的地上捡到了这张纸币,我把纸币交给你,如果有游客来找,请你把纸币还给他。
     参观完后出门时,我问了问出口处的小姑娘。果不出我所料,小姑娘说,老的博物馆只搬过来了少部分,大部分还没有搬过来。
     博物馆新馆离我的期望值还有较大的距离,可能也与博物馆的展品没有全部搬过来有关。我原以为在这里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、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体验,但是没有。从建筑到布置,从管理到灯光,总体感觉就是冷冰冰的,厚重有余,活力和温度不足,没有大开眼界的感觉,只能满足一点猎奇的心态。
        希望下次来时,博物馆各方面都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。
















1 人点赞

热帖

地宝生活服务号

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

全部回复

老鼠1973
2022-03-08 IP归属: 未知IP

沙发

江西历史博大精深,影响深远

-->
赞一个 收藏 回复 分享

分享到

您可以通过浏览器的分享按钮,将这篇经验分享到朋友圈